夏日绿映红,教研意正浓。2024年5月31日,温江区初高中美术教研活动在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举行。活动以“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为主题。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院美术教研员刘福莉老师、全区初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及我校全体美术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教研,本校美术老师赵娜娜担任主持。活动包括课例展示、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三个环节。
课例展示——聚焦大单元 深耕在课堂
冠城学校的蒙平老师为我校高一·12班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课例展示《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他以课标为据,结合教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呈现不同时期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时代气息让学生认识与了解西方古典绘画,引导学生如何从感性入手欣赏作品;从四个问题展开学习,“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绘画呈现了哪些丰富多彩的面貌?”“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该怎样呈现?”,引导学生对西方古典绘画的理想与现实进行分析探究,追求更深层的理解。学生对代表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深度理解图像形式和人文主义特点,以及后期的浪漫主义特点。通过问题回答为评价体系,做到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既关注整体也注重个体差异,全面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专题分享——悟素养之真 探教学之道
成都市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学校的王琪伟老师分享了专题《大单元作业设计经验分享——以〈影视戏曲〉为例》。他以“影视戏曲”为例,谈到单元作业目标设计既要适当考虑如何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要放眼整体学生。通过适当借鉴教材已有作业,并对教学已有作业进行拓展,设计出具有归属感的作业。
接着,我校的袁佳敏老师进行《古法蓝晒——光与普鲁士蓝的邂逅》的专题分享。蓝晒是一种古法的工艺,围绕蓝晒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艺术实践,基于这样的思考,袁佳敏老师开启了她的蓝晒之旅。通过应用探索,将古法蓝晒作品在多样化的媒介上呈现,比如纸艺、瓷器、木材等等。袁佳敏老师还带领老师们体验了古法蓝晒,经过混合溶液、涂抹、阴干、暴晒等步骤,老师们创作了一件件精美雅致的蓝晒作品。
最后我校杨洋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多彩绳编——传承文化 融合致远》。她分享了我校美术组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到点亮传统手艺之光,再到绽放德育光彩为脉络,将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设计的绳编特色艺术课程。细致地讲解了美术老师们如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择了绳编,又将不同的绳结方法融入现代元素和形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作品。杨洋老师也带来了彩绳给现场的老师们,一步步地带领着老师们编织手环,感受编织带来的乐趣。
集中研讨——实践重知行 共研促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蒙平老师对课堂进行了反思总结。听课老师们积极交流研讨,进行思维碰撞。对课堂的闪光点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了中肯且宝贵的建议。
温江区教育科学院教研员刘福莉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出精彩点评。蒙平老师的课堂以生为本,课程设计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引导学生厘清古典绘画的演进,理解西方社会、文化对古典绘画的影响,认识解构画面的图像形式来分析西方古典绘画中现实和审美的关系,让学生实现对艺术的深层理解,提升了学生的美学素养,是一堂有深度的课堂。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以教促研,以研助教,未来我们将继续在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让美育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稿:郭晓佳
图片:孙正午
编辑:曹 旭
审核:李星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