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校园五节】高雅艺术进校园——温江区市民艺术培训中心民乐团走进新世纪光华学校
发布时间:2023-08-23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9133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构建丰富多样、和谐共生的校园软硬件文化来实现育人的目的。为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培养高素质人才,达到艺术教育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的效果,5月8日“爱成都,迎大运”高雅艺术进校园——温江区市民艺术培训中心民乐团专场音乐会在新世纪光华学校如期展开,本场活动由成都市温江区文化馆、温江区音乐家协会、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承办,温江区市民艺术培训中心民乐团隆重上演,也为新世纪光华学校第七届校园艺术节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演奏团队介绍

温江区市民艺术培训中心民乐团

     温江区市民艺术培训中心民乐团筹建于2019年11月,由温江区文化馆市民艺术培训学校发起,温江区音乐家协会、成都学而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建,温江区老一辈艺术家,年轻的民族音乐优秀艺术人才,热爱公益事业的团体,个人,携带自有乐器,组建了这支老中青少相结合的中型民乐团。

     民乐团团员50人,平均年龄35岁。从筹建到首演,用时10个月。其中,4个月的时间居家抗击新冠疫情,6个月的时间学习、排练,于2020年9月30日,以迎“国庆”、庆“中秋”、抗“疫情”为主题,成功举办了温江区市民艺术培训中心市民民乐团成立暨首演专场民族音乐会。同时四川省文化馆党组书记,馆长:吕骑铧亲笔题字:温江区文化馆“市民民乐团”正式成立。

《顾山春》

民乐团合奏  指挥:张侍民

     民乐团以一首江南丝竹《顾山村》开启了他们的表演。《顾山村》以民歌小调及锡剧簧调为素材,描写了顾山绿陌碧野、潺潺溪流的怡人景色。

笛子协奏曲《牧民新歌》

笛子表演者:兰伟 

     《牧民新歌》是作曲家简广易的代表作,整首乐曲有着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清脆的笛声向同学们展示着迷人的草原风光和牧民诗意的放牧生活画卷。

《送我一枝玫瑰花》

琵琶表演者:张婕

     王范地先生改编的琵琶曲《送我一枝玫瑰花》来源于新疆维吾尔族的民间歌舞音乐,演奏者通过5种不同的演奏技法和音乐手段,让旋律线条在各个音域之间游走,一气呵成,再加上与鼓点的配合,作品表现更具生命力,赢得了同学们热情的掌声。

《大鱼》

演唱者:牛佳、廖柯霖(学生)

     《大鱼》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主题曲。歌曲主歌旋律悠远绵长,如诗一般直戳人心,副歌旋律渐渐扬起,辽阔空灵。主持人现场邀请到我校廖柯霖同学(初二.2班),二人联手演绎,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哀愁,让人不禁沉醉在《大鱼》的音乐和故事中。

古筝重奏《战台风》

演奏者:廖泽娜

     划时代力作《战台风》是作者王昌元在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而作的一首筝曲,此曲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的紧张激烈和慢速段落的优美抒情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诠释和刻画出码头工人对抗台风的战斗场面。使人感受到生机勃勃的不断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也能感受到如江南般柔情似水的祥和安逸的景象。

二胡协奏曲:《赛马》

表演者:张大江、郭芷菱(学生)

     二胡独奏曲《赛马》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节奏气息,热情奔放的旋律而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二胡独奏老师邀请到我校郭芷菱同学(初二.7班)一起为现场同学精彩演绎,将在场观众带到了骏马飞驰的情境中。

民乐团合奏《杨柳青青》

     江南丝竹《杨柳青青》是作者朱昌耀、王爱康根据广泛流传在江苏一带的民歌音调改编而成,整首乐曲曲调欢快跳跃,节奏丰富多变,描写出了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里,人们幸福、愉悦的心情。

     最后音乐会在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余音绕梁悬三日,疑是天籁落尘凡。中华民族艺术的长河中流淌着不朽篇章,贯穿始终的血脉和灵魂,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

学生互动

   近距离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高雅艺术浸润文明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引领学生提升自我的审美、气质与修养,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喜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永恒的,愿中华民族音乐的精髓在我们的校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END

文字:罗月月    编辑:曹旭

图片:刘星宇    审核: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