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智”高点 教育“星”榜样(三)——记新世纪光华学校小学部《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学习心得体会征集活动
家
庭
教
育
学习“智”高点,
教育“星”榜样(三)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真正的“启蒙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在孩子们用询问的眼光触摸世界的时候,父母总是被孩子无条件地认定和模仿着。因此,作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为架设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与全面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在魏燕校长的引领下,小学部的家长纷纷加入“读书社团”,积极分享教育理念和方法,读书活动如火如荼,我们也收到了大批家长的教育经验来稿。
以下是三到六年级部分家长文稿的节选:
01
因为爱,所以节制
3.1班 刘子榆妈妈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家长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因人而异。对于倔强、坚强的孩子,如果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解决问题;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倾听和理解,其次是引导和鼓励。
与孩子交流,尽量选一个能促进心态平和、心情放松的环境进行,这有助于父母和孩子理清思路、冷静对话。
当孩子做出我们不认同的行为时,我们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怎么想的,并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寻求解决的办法。明白我们该怎么处理后,还需要向孩子表明:“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永远都爱你。”
在人生旅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应满怀希望。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送到我们所期望的生活面前,而是帮助孩子练就自己创造幸福的本领。
让我们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不悔过去,不忧未来。
02
教育需要深深的“看见”
3.2班 蒋嘉睿妈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深深地“看见”孩子,需要用心的陪伴。教育的本质是启发,是点燃,是感化,是激励,是热爱,是对孩子人格修养的塑造和身心的关怀。这一切,都只能在“有参与感的陪伴”中,才有可能能实现。
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仅凭经验或者“自我感觉”教育孩子,已经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做学习型父母是我们必需的选择。因此,我们一起去参加了一些家庭类的课程培训,参与了情景模拟的场景,读了不少书籍,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孩子是普通孩子,他身上有不少缺点;我也是普通妈妈;在当妈妈的这条路上,我一直在学习与进步,孩子也一直在进步。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漫长的,我们愿意一步一步慢慢放手,他就能一点一点慢慢变得独立。因为父母之于孩子,应如灯盏,而非拐杖。这个过程,我们要一直深深的“看见”对方。
03
不要跟顶嘴的孩子还嘴
4.1班 曹子诺妈妈
养育一个爱顶嘴的孩子是什么体验?如果你在我女儿9岁以前这样问我,我都只会微笑着耸耸肩膀,说“不知道呐”。可是她即将10岁了,现在的我只想回答“我太知道是个什么体验了!”。
说实话,看着一言不合就发起脾气的女儿,我时常有些恍惚——难道我女儿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会顶嘴的孩子”吗?难道每每她的想法得不到认同,那个“会顶嘴的孩子”就会立刻被唤醒,只会跟我对着干?
“好吧!”我告诉自己:“女儿快10岁了,青春前期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了,是时候得去重新认识她了!”
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什么特征呢?逻辑大脑开始高速发展,可情绪大脑还很稚嫩;更加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很容易负向解读他人的建议和指导;开始重视同伴的见解,而非家长的观点;会开始格外注重外表……
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都对孩子抱有天然的使命感。希望孩子被照顾好,被教育好。那什么是真正的“好”呢?这个“好”,不是指我们的发心够不够为他着想,而是指在我们管教孩子的同时,有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安全和被爱。好的标准,来自他们的感受,而非我们的认为。
04
孩子的成长,我之责任
4.2班 纪羽桐妈妈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传授知识,家长教育孩子。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俞敏洪曾经说:“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么我们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问题”。所以有了老师的教,家长的育,教育这件事才完整。父母的一言一行,好的坏的,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
父母是唯一不需要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的“职业”,所以我们基本都是靠摸着石头过河,或者用上一辈养儿育女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儿女,因为不专业的育儿方式,也常常给我们的家庭亲子关系带来了一些矛盾,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我们应该去提升改变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优秀父母,然后潜移默化去影响孩子,让大人小孩进入同一个内心世界。
05
家校共育,助力成长
5.1班 张文芯妈妈
选择相信孩子,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未成年人由于大脑和心智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因此对压力、问题的解决能力还很弱,孩子在遇到诸如与人争执,被同学误会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作为家长,首先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她,相信她,并且愿意帮助他。
树立规则意识。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认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而逐渐加强,未成年人的认知极其有限,在他们的思维里,对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还缺乏相应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家长有义务、有责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告诉孩子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注重品德培养,热爱家庭,学会感恩。家庭是孩子生下来所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孩子品德的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德行兼备,三观正确的孩子,我相信不管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他都能闪光,都会精彩。
与学校建立良好沟通,实现家校共育。孩子进入学校,并不代表这一切就全部交给学校,因为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家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06
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习惯
5.2班 邓楠馨爸爸
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是保证人体健康成长,避免或减少疾病;其次也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反映。对孩子而言,按时起床、睡觉,餐不挑食、食不过量,早晚刷牙、饭前洗手、用品有序、指甲勤剪,以及坐则端、立则正,不随地吐痰等,都是应当从小学会的。
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有赖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并且这种教育开始得越早,越易于养成良好习惯。好模仿是孩子行为的特点,模仿是孩子养成习惯的先导。所以,家教中,父母应更多的注重用自己的“身教”去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凡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应首先做到,为孩子的行为规范树立一个好榜样。
在孩子直接模仿的基础上,父母再加以必要的的语言引导,及时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批评不好的行为,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行为导向,使孩子向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向发展。
07
和善与坚定
6.1班 蔡秋潼妈妈
冷静,暂时离开争执的空间不失为一个熟悉而又非常有用的方法。我们不一定非要在生气时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的情绪处理技能。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具体情形的需要。坚定体现在和孩子一起制定行为的限制,并实施限制。让孩子参与讨论为什么限制是重要的,需要什么样的限制以及每个人为实施限制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总之,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想想平时,每天都要面对孩子,他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总会犯一些错误,我们要怎么处理呢?《正面管教》这本书告诉我们要从正面教育来帮助青春期的孩子矫正错误。相信在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氛围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08
加强沟通,与之共情
6.2班 罗梓轩妈妈
现在梓轩快12岁了,慢慢进入了青春期,思想越来越独立,会有更多的小秘密。这段时间,我采取了新的沟通方法——写信,目前为止我觉得这个方法还不错,一方面保持了沟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梓轩的写作能力,两全其美。在信中他也会指出我们当家长的问题,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谁天生就会呢?所以他的指责我们也欣然接受,告诉他我们也会改变。通过平等交流,希望我们能陪伴他正常度过“恼人”的青春期。
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或者无意培养出来的。习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过,“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所以,父母们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积极参与学校教育,重视陪伴孩子教育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孩子成就美好的未来。
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
「未完待续」
让教育更有温度
文字:张春丽; 编辑:曹旭; 审核: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