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做有“温度”的教学,做有“深度”的教研
发布时间:2020-12-28    文章来源: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    浏览量:2267

虽然天气冷,

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格外温暖!

那就是数学课堂,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已经温暖了整个严冬!



图片

       2020年12月23日,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光华校区未来教室隆重开展。本次教学活动由小学数学高段组的郭柳莉老师(光华校区)和沈昌利老师(文武校区)同课异构执教四年级上册《温度》。

1.webp.jpg2.webp.jpg

     文武光华两个校区的小数组为了呈现优质课堂,在各自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反复打磨课堂,经历多次修改学历案和学历单,每次磨课和教研都积极参与,组内成员群策群力,线上线下教研处处可见。

3.jpg


      《温度》这一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会正确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首先沈老师通过课前播放漠河市和三沙市视频让孩子们感受极冷极热温度,直观体现我国南、北方的温度差异,并引入课题“温度”。

4.webp.jpg

顺势而为,让课堂“自然生长”。

    沈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7.webp.jpg


真知实践,让学习“主体回归”

      在活动中,沈老师放手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交流,经历自学、合学、群学,会比较温度的高低。

8.webp.jpg


高瞻远瞩,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在学习过程中,由学生探究得出0℃是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线,为正负数的认识作好铺垫。
  
    再看郭老师的课,整堂课气氛活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情绪饱满,学生兴趣高涨,充分展现出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

9.webp.jpg

10.webp.jpg     本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出了三大亮点。一是通过实物加强直观性;二是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三是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在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上,学生主要通过自学、合学和群学的活动展开,逐一达成学习目标。

11.webp.jpg12.webp.jpg

    瞧!!郭教师全程仔细倾听,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找出孩子们的疑惑点,及时的解惑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课后,执教者分别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总结反思。肖川老师和王飞老师也分别对两位执教老师的磨课过程,课堂设计及课堂呈现的亮点及不足进行了评价。

15.webp.jpg

图 I 执教者 :沈昌利老师

16.webp.jpg

图 I 执教者 :郭柳莉老师


17.webp.jpg

图 I 肖川老师


18.webp.jpg

图 I 王飞老师


      童光忠主任为小数高段组的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升华了老师们对课堂的理解,并为老师们指明了更深层次的方向——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学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要基于课标,更要提升拓展,让学生思维更深远。

19.webp.jpg

    最后,魏燕校长点评道:两堂课都比较关注学生,较好的回避优生替代后进生,课堂真实,数学味浓!老师们都注重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倾听、提问、表达等等。

21.webp.jpg


        学历案犹如夜空中耀眼的星光,我们老师们都是它的追梦者和践行者,在追梦的路上我们也在不断的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22.webp.jpg


     做有“温度”的教学,做有“深度”的教研  ——新世纪小数组一直在路上.....



编辑:唐启前

撰稿:罗彬  申洪玉

审稿:罗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