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
一个神奇的地方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
——惠特曼
2000年,成都平原上诞生了一所学校,叫新世纪,那时,全校师生不到300人。
2024年,学校已近130个班,6000名学生,400余名教师。新世纪是一个什么地方?为什么其能蓬勃生长,并书写了一段段教育传奇?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文武校区
在新世纪的曙光中,伫立着一位深沉而朴实的企业家,当其人生有成之时,没有追求企业的扩张和财富的积累,而是毅然决然返乡,兴办教育。他倾其所有,只为兴建一所卓越的学府,让教育的美好惠及家乡这片土地。
在新世纪的转型升级中,有一位深邃而务实的校长。他来自名校,有数十年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各类学校的教育和办学经历。他有赤子之心,身怀教育梦想,一心想要办一所真实、幸福、卓越的优质名校。他常说,学校领导首先应该引领学校的教育思想,然后才是具体的组织管理,同时还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示范者、支持者和助力者。学校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贡献世界的杰出人才,还要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公民。
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更有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携手前行。他们是历任校长和各级管理者,他们是各学段、各年级的优秀教师,他们是新世纪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每一位成员。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新世纪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新世纪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勇立潮头。
新世纪,既是一片可以脚踏实地、深耕细作的沃土,又是一个可以仰望星空、追求卓越的殿堂。在这里,每一位师生都能挥洒汗水,释放潜能,实现自我超越;在这里,每一个梦想都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光华校区
新世纪,这片沃土,承载着师生的生命之树,事业之花与未来之梦,师生的生命与校园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里,是一处令人眷恋不已的地方,见证了许许多多教育人的教育情怀与青春梦想。
他们,或是青春秀美的女教师,在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中,成为学生眼中温柔又可敬的母亲;或是英俊潇洒的男教师,在每日不懈的努力与进步中,成为学生心中负责又威严的父亲。有一天,他们牵着自己孩子的小手,共同步入了学校的教室,小小的生命又开始了新的教育成长。
新世纪,不仅是教师心灵的港湾,也是人生的归宿。他们的事业、家庭、未来、生命与这所学校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有的教师家庭,子女分别在小学与初中汲取知识的甘霖;有的教师伉俪,丈夫于高中辛勤耕耘,妻子在小学默默播种;更有教师一家几口,共聚于此,彼此相依。
于是,小学老师培育着初中老师的孩子,初中老师启迪着高中老师的孩子,高中老师又指导着小学老师的孩子,甚至有的老师,亲自教育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孩子,为他们提供土壤、养料、阳光、雨露,让他们茁壮成长。新世纪见证了老师们的子女考入清华、复旦、上交、川大、重大……也目送了老师们的子女远赴海外深造……
新世纪,不仅是一所培育英才的学府,更是老师们的精神家园。他们的事业、家庭、未来、生命与这所学校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他们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积极担当,努力作为,追求卓越。他们不仅成全了学校,也成全了自己,教师、学生、学校,彼此成就,共同书写教育的华章。
一群尺码相同的人
现今,这里有400余名教师,他们是爱的使者、智慧的化身、学校的灵魂。他们以广博的学识与深厚的情感,引领着五千余名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成绩斐然,屡创佳绩,稳居当地教育前列。若要问及孩子们心中的最敬爱的人,必是这群新世纪老师。
单说学校初中部,二十多年前寥寥几个班,至今三十四个班,教师团队亦由最初的二十余名壮大至近百人。二十多年里,老师们把青春、爱心和智慧献给了孩子们,献给了新世纪,一批又一批孩子的生命在他们的岁月里穿越,他们见证了学校的蓬勃发展,见证了无数学子从稚嫩孩童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少年,他们的足迹遍布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等学府。
初中部的老师,他们以如椽大笔书写着教育的华章。
组长们,如同一盏灯,为老师们带来温暖与光明。年级组与学科组的微信群,就是他们的工作簿,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工作计划、建议和每天的工作内容。每一项工作,都倾注心血,谋划良久。
老师们,常常感觉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和教育谈恋爱,他们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为爱而赴约”,他们精心备课,用心上课,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挖掘知识的魅力,深度体会学习的乐趣。
课后,他们常常被桌上如山的作业淹没。他们的姿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钉子钉在椅子上埋头备课或改作业;一种是在课堂上激情四射地给孩子们上课。所以,优秀的教学成绩就是水到渠成,就是他们教育的附产品,他们用责任、热爱与专业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在告别之际,她独自坐在空旷的办公室,望着窗外摇曳的树枝,心中满是不舍。风吹动着她斑白的发丝,她走进熟悉的教室,她走近一张又一张桌子,一张又一张地抚摸,也许桌子还有孩子们青春的体温,昔日孩子们亲切呼唤的声音又回荡在耳畔。她轻轻地关上门,又独自坐在校园桂花树下,树叶沙沙地响,行李就在脚边,她披着霞光,泪眼婆娑,慢慢地走出了学校,此刻,唯有校园里的黄桷树、小叶榕、桂花树静静目送她离去。
这就是新世纪的老师,无需华丽的辞藻,无需响亮的口号,无需特别的术语,无需统一的模式,更无需像警察似地去督查。因为,每个老师心里有底线,有责任,有热爱、有对教育的赤诚和使命。学校唯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专业支持。他们来到新世纪,只为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一段幸福完整的教育时光。
每当成绩揭晓之际,校长与老师们举杯欢庆,共同分享着喜悦与自豪,大家都流着幸福的眼泪,杯中斟满情意,喝下去的全是成就与幸福!这些故事每年都会演绎,一年又一年,老师们永远传承与发扬着新世纪的文化精神,帮助更多孩子创造奇迹,助力更多的家庭实现梦想。
这里,是一群尺码相同的人,他们共同秉持着教育的真谛:做真实、幸福、卓越的教育,学校心中有老师,老师心中有学生,老师成全学生,学生成就老师。
新世纪卓越课程
新世纪初中部在课程建设上开足马力,奋力争先。初中部不满足于遵循国家课程,而是勇敢地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致力于恰当而有效地拓宽课程的疆域,深化理解的层次,打破“一英里宽一英寸深”的局限。
新世纪的卓越课程已经升级到了全新的2.0版,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初中部在建设卓越课程上,成效显著。体育、艺术、智慧、人格、实践、创新、开放、幸福——八大类六十门校本课程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这些课程如同一条条通往未来的跑道,为孩子们铺设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路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舒展身心,强健体魄,优雅仪容,砥砺思维,渊博知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文明德行,进而实现自我。
其中,艺术课程尤为突出。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学习一种乐器,掌握一项美术专长,这让孩子们的仪容更加优雅,感官更加细腻,感受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熏陶下,新世纪的艺术之花竞相绽放。歌舞《鱼凫花开》便是其中的一枚璀璨明珠,它多次登上各级艺术舞台,甚至走进中央电视台,将“鱼凫文化”的芬芳传播至四面八方。何芋青、王琛、冉笑宇等优秀学子因此走上了音乐的道路,登上了国际舞台。
学校的人格课程独树一帜,它深入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完整的校园生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有助孩子们实现自我,成就未来。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生活,他们拥有了实践与创新的能力,责任和担当意识也在心中生根发芽。
美
育
在这片教育的绿洲上,新世纪校本课程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的生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我们希望,在这片美好的教育园地上,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能书写出自己的生命传奇。
新世纪卓雅少年们
新世纪二十四年,风雨兼程,卓越之师坚守务实之态,秉持精进之志,打造专业之课,书写了壮丽的教育传奇。“树高千尺有根基,硕果满园源师心”,正是这份师者之心,让教育的硕果如繁花般绽放。
学子们以日以年,砥砺前行,他们以勤学之力、广博之识、进取之心、坚韧之志,谱写了生命的华彩乐章。“三载勤读终不负,学海扬帆再起航”,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从新世纪走出的学子们,智慧与梦想在他们身上交相辉映。中考特高分甚至区域最高分,高考特优生甚至省市最高分,艺体名校之星,各类特长生,他们的名字,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新世纪教育的璀璨星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龙子宸、邹嘉宇、胡成锐、刘洋舟、朱锦辰……他们凭借出类拔萃的成绩和实力,摘得中考桂冠;张家杰、曾致霖等人获得高考省市桂冠,他们为母校增了光添了彩;黄致韬、谢陈西、魏佳文、郑西亚、罗一博、妮妮、漆煜、黎博韬、李晓宇、覃理、宋徐丽、喻贝迪……他们或在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深造,或赴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探寻知识的海洋:他们用自己的成才成功,诠释了“崇德、修身、博学、尚美”的校训,展现了新世纪学子的卓越风采。
优秀学子是新世纪发展历程中耀眼的星辰,也是激励新世纪学弟学妹勇攀高峰、再创辉煌的闪亮灯塔。
文字:教学部
图片:刘星宇
编辑:曹 旭
审核:何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