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区级教研】探索美育新实践 弘扬文化共传承——温江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大单元设计与实施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25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9413

探索美育新实践

弘扬文化共传承 

     仲冬已至时寒光,沉淀蓄力待勃发。2023年12月29日,温江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大单元设计与实施研究”专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举行。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院教研员刘福莉老师与全区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及我校全体美术老师共同参与。活动由本校美术老师袁雨莎主持,由领导致辞、课例展示、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四个环节组成。

01

领导致辞

     首先由李星副校长致辞,她从学校角度立足培养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向大家介绍学校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实践下的美育工作。同时指出大单元学历案的运用不只是教师的进步更多是学生的受益;更是从微观角度培养优秀的学生,宏观角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02

课例展示

传授之美,在于学习与积累

     袁佳敏老师和我校高一(3)班的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课堂展示《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在雕塑美中结合了成都本土特色,运用《逃出大英博物馆》热点话题为情境,赏析《击鼓说唱俑》人物表情、人物形象、人物动势,概括说明雕塑的形态之美;通过直观的视觉对比《秦兵马俑》与《卢舍那大佛》让学生震撼于雕塑的体量之美;模仿《掷铁饼者》与《韦驮像》的动作,结合节奏与韵律,感受雕塑身上的力量美,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又探究了中西雕塑对力量美的不同表达方式。学生多角度感受、分析、探究、理解了雕塑的美。课堂最后回到中国文物留在大英博物馆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宣扬继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弘扬中华文化的底蕴内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03

专题分享

钻研之美,在于思考与分享

     随后由温江中学杨宝俊老师带来“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材和钢笔画校本课程整合与构建的具体实施策略”专题讲座。他以问题“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绘画吗?”“高中美术绘画课怎么上?上什么?拿什么上?”引发思考,从教材、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分析《钢笔画》在高中年级开展的必要性。分享了他对教材和校本课程的整合构建的经验及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流程。细致的讲解、丰富课程、精彩的展示让每一位在场教师如同步入绘画天地,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04

集中研讨

研讨之美,在于交流与提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节课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袁佳敏老师对课堂进行反思总结,课例经过刘福莉老师的精心指导、本校美术教研组的多次修改建议,教学形式与方法都得到了较大的优化,而其中的核心因素是以生为本,以学生视角带入学习过程。当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时,从什么角度传授给学生;怎样在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美术老师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将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分享出来。孩子们有所收获,授课老师日进一功才是我们教研的初心和奋斗目标。

     温江区教育科学院教研员刘福莉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出精彩点评,袁老师的课堂灵动有张力,体现出教师素养;课程活动中,运用观赏、感受、模仿等方式赏析雕塑之美,通过对比中西雕塑,理解东西方对雕塑之美的表达形式,提升了学生的美学素养及爱国情怀。最后她希望各位美术老师们在温江区美育提升行动中,人人都肩负重任,注重美术课堂作品的设计意识,创新作品创作的媒材,提升课程的文化内涵及精神。从美术课程如何实现育人的视角,建构核心素养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美育教学。鼓励教师注重个人专业发展,夯实基本功,提升美术素养,在以美育人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05

艺术共赏

成长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

     教研之后教师们参观了校园美术角,美术角在新世纪校园中无处不在,为建设书香校园、美育校园,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美术学科成果展示,美术角以蓝晒、扎染、纸艺、国画、丙烯画、创意手工为主,展览形式丰富多彩,创意十足。


【END】


文字:孙正午

图片:刘星宇

编辑:曹   旭

审核:李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