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疫” 起居家 玩转科学——记新世纪光华学校小学部线上科学教学
发布时间:2022-09-19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1716


“疫” 起居家 

玩转科学






走进新世纪科学课堂

从此爱上科学

记新世纪光华学校小学部线上科学教学


问:什么是科学课?

     科学课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性课程,具有实践性。

问:科学课学什么?

     科学课主要包含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和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

问:学生怎么学科学?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得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问:新世纪的科学课堂是怎样的?

01

激发兴趣  了解自然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孩子们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02

探究认识  挖掘潜能

     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03

创新实践  辩证思维

     科学课堂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的。

04

结合生活  拓展延伸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将运用到生活。

问:新世纪线上科学课程怎么上?

     因为疫情,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停课不停学,我们相聚在云端。因为是居家,所以对于科学的一些小实验需要一定的材料,反而很方便。科学老师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精心录制微课,方法引导,任务推送,评价督促,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居家的科学探索时光。


(一)毛毛虫大赛

     一张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做出一条毛毛虫,加上一根吸管,就可以让毛毛虫动起来,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家人来了一场毛毛虫大赛,谁能夺得冠军呢?

  实验原理:吸管吹出气流压到毛毛虫的后半身,使毛毛虫身体向前伸展,毛毛虫恢复收缩时,身体尾部就向前缩进,于是毛毛虫就向前爬起来啦。


(二)鸡蛋壳消失了

     鸡蛋壳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跟着我们二年级的同学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原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醋酸产生反应,然后蛋壳就被醋酸溶解了,被白醋泡着的蛋壳中冒出来的泡泡就是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


(三)打不湿的纸团

     纸巾一沾水就湿了,可是我们三年级的同学会魔法,把一团纸巾放在水底,纸巾却滴水不沾!

实验原理:杯子里除了有纸巾还充满着空气,当杯口朝下进入水中后,水想进入杯子,但是杯子里的体积已经被空气占满了,并且杯里空气会有向外的气压力量阻止水进入杯子。水无法进入杯子里,纸团接触不到水,就不会湿。


(四)孔明锁

      孔明锁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立得起来,展示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凡的智慧。三年级的同学用废旧的纸板,自制一个孔明锁,一起来揭开孔明锁的奥秘。


实验原理:孔明锁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咬合,十分巧妙。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似严丝缝合的立方体。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


(五)平衡豌豆/平衡鸟

     豌豆我们都吃过,圆滚滚胖乎乎的,把三颗豌豆放在1根牙签上,看上去简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完成了。

实验原理:平衡鸟之所以会平衡,是因为添加回形针后,重心由鸟身体中部前移到鸟嘴巴,也就是说整只鸟实际的重心在嘴尖这点的下方。

     四年级的同学们制作了一只无论放在哪里,都能完美保持稳定的“平衡鸟”,一起探寻物体能够保持平衡的秘密。


实验原理:放一个豌豆在牙签上不能保持平衡,是因为豌豆一般呈不规则形状,我们不好掌握它的重心位置,所以容易从牙签上滑落,添加牙签后,3颗豌豆和牙签组成一个整体,它们的合力在竖直的牙签上。所以把它放在牙签上,才能够保持平衡 。


(六)制造彩虹

     很多人以为彩虹可遇不可求,其实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在家里就可以复制彩虹的美啦,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与所有美好相拥,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原理:当镜子与水面成一定角度时,光通过水投射到镜子上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即光能产生折射现象,于是出现五颜六色的景象。


(七)小孔成像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就被称为“小孔成像”


实验原理: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八)白醋灭火器

     一提到灭火器大家都熟知吧,它能在紧急情况下灭火,防止火灾愈演愈烈。六年级的同学利用家里的白醋和小苏打,制作了二氧化碳型的灭火器,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原理:白醋和小苏打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杯口靠近火焰后,二氧化碳把氧气隔离开来,于是火就灭了。二氧化碳灭火器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九)认识科学家

     这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专心致志地探究未知世界,用智慧和汗水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书写着属于世界的科学故事。

     做神奇的小实验、有趣的小制作,孩子们的居家生活缤纷多彩,充实而又美好。科学世界充满了奥秘,希望孩子们可以保持这份对科学的热爱,多观察、多思考、多发现、多探究。校园的金桂已经飘香,期待孩子们重返校园的一天。

  文稿:舒晓娈 刘瑶   照片:科学组 

  编辑:曹旭     审核: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