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读成优秀 写成卓越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2-05-30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3159

读成优秀 写成卓越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在教育中,深广的阅读能让教师从更宽广的层面理解教育,坚持地阅读也能让教师与时俱进地理解教育。

     为了增强教师的学科素质,丰富老师的教育底蕴,新世纪光华学校于五月十四日下午进行以“读成优秀,写成卓越”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专业共同体研修活动。


读成优秀

     何刚副校长指出学校教研中教师专业不前,成长缓慢的现状,教研无法高效地支持教学优化。针对这一现状,何刚副校长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而阅读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

     读书有很多好处。第一,人是精神的存在,而读书正好能促进精神的成长和幸福。第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甚至能改变容颜,塑造气质。第三,求人和求己,是两条路,多读书,多学一点知识,就能少说一句求人的话。第四,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能让老师成为一个好的推动摇篮的手。读书和不读书,成就不一样的妈妈,拥有大不相同的人生,有不一样的教育人生!

     何刚副校长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史,推荐了许多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文学和哲学类著作,并提出用阅读结构谋划教育功能,用阅读结构构筑合宜的大脑的概念。

     对于一线教师,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首先,要从选书说起。多读经典,少读烂书,从课堂教学中找问题,读能解决问题的书,因课促读。其次,打几场阅读硬仗,敢于闯入阅读伸展区。只有进入摆脱阅读舒适区,进入伸展区才能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再次,运用20%原则,一本书重要的内容占20%,应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提炼的关键内容上,记牢,应用。最后,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一年24本书,两周读完一本,不疾不徐,从容品读。如果读一辈子书,细水长流,便能享受读书之乐。

- 青年教师专业共同体研修活动 -



写成卓越

     “读书造成充实的⼈,写作造成正确的⼈。”司马迁被处极刑,在写作中获得救赎;蒲松龄科场失意,在写作中获得宽慰;曹雪芹家道中落,在写作中再现繁华。何刚副校长建议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把写作也当成一种习惯,为成就学生而写作。

     培训最后,王东强主任总结,读书万卷始通神,精读细思子自知。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应与经典为友,与阅读同行,临水自照,且行且思。在阅读中感受智慧,在理论中学习方法,在方法中精进教学,成为一名阅读型、学习型、写作型老师,用丰富的学识积淀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来引领学生成长。

     “写作是支箭,阅读是把弓。”教师们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记录教育故事,书写课堂实录,摘录阅读笔记,形成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设计, 一点一点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 青年教师专业共同体研修活动 -


- END -



文字:刘茂露   图片:刘星宇

编辑:曹旭   审核: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