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劳动伴成长
发布时间:2021-01-05    文章来源: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    浏览量:1785



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光华校区一年级的孩子入学以来,接受了一系列的劳动影响教育,让孩子不仅学会学习,更是学会动手,学会自理,学会生活。


科学正确看待劳动

  我再强调一下,把儿童、少年、青年的劳动纳入家庭经济物质生活,使它成为其中不可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母亲和父亲把它看作是子女的神圣义务,这一点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只有当劳动对于一个人不是抽象的教育练习,而是缺少它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事情时,他才能成为真正的劳动者。

                                          ——苏霍姆林斯基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建立这样的认知,在家里不能白吃白穿,一定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督促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可以对孩子的劳动表示感谢,因为你的参与,让家人感到轻松、愉快。当然,也可以用一定的经济奖赏,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取适当的报酬,存入自己的基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构建系列化、多维度的劳动锻炼体系

  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从家庭开始。学校主要承担的是学习教育,而家庭的主要职责是生活教育。从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动手劳动。家校通力合作,让家长引导孩子习得劳动技能,老师给予孩子多种练习、展示机会,孩子就喜欢劳动、愿意劳动,并且越来越擅长劳动。


01

家庭劳动篇

  每个周末,孩子不仅完成相应的学习作业,还应完成适合的劳动作业,用打卡的方式督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是体验、尝试,感受到的是新奇、有趣,富有成就感。家长是指导师、评价员。

1、学扫地

1.webp.jpg2.webp.jpg



2、抹家具

4.webp.jpg3.webp.jpg



3、整理书桌

5.jpg


4、叠被子

6.jpg


5、学择菜

7.jpg

6、用餐助手

8.jpg


7、照顾弟妹

9.jpg10.jpg



8、打理鞋子

13.jpg


9、学做早餐

12.jpg

10、照顾花草


16.jpg



11、照顾小动物

17.jpg

12、照顾老人

18.jpg


02

学校劳动篇

1、教室扫地

19.jpg

2、整理抽屉

图片

20.jpg

3、整理储物柜

21.jpg

4、擦黑板

22.jpg

5、收拾餐盘

23.jpg


6、养护花草

24.jpg


7、整理书包

25.jpg


8、午休叠衣服

26.jpg

9、午休叠被子

27.jpg

10、晚休自理

  通过一学期的劳动任务引导,孩子们尝试了多种劳动,对劳动充满了兴趣。学校通过叠被子比赛,来展示优秀劳动小能手。

28.jpg

11、叠被子比赛

  

29.jpg

30.jpg

     孩子们一年级入学以来,大多数孩子不会叠被子,甚至没有叠被子的意识。为此,开学初,我们首先通过家长教孩子叠被子。然后在学校午休后,练习叠被子。这个过程由生活老师指导,同学帮忙,自己学着叠。最后,到期末了,由生活老师推荐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参加“叠被子  学自理”比赛。比赛过程,由体育老师计时,生活老师观察效果,通过两方面的综合,评选叠被子小能手。


科学评价,劳动升级

民间谚语说得好:看一个人培育的麦穗,就可以了解这个人。你的劳动表现了你自己。你亲手培育起来的一棵树,就象征这你这个人,代表着对劳动的热爱和你的本领。劳动与困难(TpyJHO)是同根词,这不是偶然。劳动会使体力和精神力量紧张,会流汗、疲倦。劳动,不可能像游戏、娱乐和消遣那样有趣。


孩子劳动时,及时评价,让劳动有灵魂。


劳动,会让孩子更有责任心。每一个家庭成员、每一个班级成员都应该劳动。


劳动,会让孩子更有同理心。劳动很辛苦,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劳动,会让孩子更有坚持力。想要做好,有时需要坚持。


劳动,会让孩子更有思考力。怎样才能做得更好,需要手脑配合,思考行为与结果的关系。


劳动,会让孩子更有存在感。通过劳动,尝到成功的甜头,为大家服务。


    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有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让双手和大脑真正成为孩子身上的两件宝,让孩子们通过最朴素的劳动,积极阳光成长。


编辑:唐启前

撰稿:刘杰

图片:一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