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学生发展】春来探古韵 实践传非遗——光华校区小学部2024年春季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24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4975

春来探古韵

实践传非遗

光华校区小学部2024年春季研学活动


行在春意里

所遇皆美好

研学在路上

所遇皆成长

     2024年4月7日、10日,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小学部开展了主题为“春天的律动:探寻传统与非遗文化的生命力”的校外春季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培养情感”为指导思想,以“体验、感知、传承”为主线。活动旨在以体验感知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动力,以教育传承为目标,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成长中传承文化。

期待与激动

 出发! 

CAMPING

向左滑动查看出发的快乐


非遗文化  璀璨瑰宝


古法造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宝藏,是中华民族世代智慧的结晶;孩子们在“状元纸坊”,体验一根根嫩竹怎么变成一张宜书宜画的特别纸张。

1、了解造纸原理

2、捣制纸料

3、抄捞成纸

非遗绒花

     非遗绒花绽放于孩子们的手中,他们用小巧的手指,编织出五彩斑斓的梦想。

非遗泥塑

     孩子们通过揉、捏、搓等手法,将普通的泥土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非遗泥塑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千古技艺  不朽匠心


一、木版年画

     一张年画,两项非遗。在纸面刷上最爱的年画,寓意幸福吉祥。瞧,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制作木版年画,每一幅都蕴藏着他们深深的期望与美好的祝福。

二、活字印刷术

     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字印刷术,感受到了古人的伟大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力。

三、编制竹简

     竹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书写材料,曾经被广泛用于记录历史、文学和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孩子们亲身体验这种传统的手艺,不仅仅学习到的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亲近自然  拥抱春天


花草标本 

     以纸为画布,花草做颜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春天的时空里畅游。

春天乐园 

     相约漫步在迂回曲折的林间小道,赏绿野林间风景,玩林间项目,快乐的气息随春风散播到每一个人身上。

萌宠喂养 

     在萌宠乐园,孩子们与动物亲密互动。看着憨憨萌萌,古灵精怪的小动物,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喂养着,这一幕多么美好而温馨啊。

草地运动会 

     孩子们一到乐园就在草地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云朵飞越、绳网穿越、丛林迷宫、勇攀高峰、欢乐毛毛虫……茵茵绿地上,每一寸阳光,每一滴汗水,每一声欢笑,都汇聚成孩子们难忘的童年。


春耕劳作  快乐成长


制作豆瓣酱

     自然发酵,日晒夜露,选料考究,工艺精湛,保障了临江寺豆瓣酱的独特味道。孩子们欢快的搅拌着豆瓣酱,和着春天的味道,散发出浓郁的酱酯香,让人沉醉。

种植大豆

     孩子们在参与大豆的种植过程中,体会到了农耕人的辛苦,也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洒下一粒种子,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幸福。

制作青团

     一口青团,一口春天。“绿团白团两相宜,翠玉盘中喜有之”。孩子们亲手制作了传统的豆沙馅青团,瞧他们脸上都洋溢着说不尽的自豪。

石磨豆浆

     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专注,他们仔细观察着石磨的运作,感受着豆子的变化。在这个传统技艺的背后,却蕴藏着祖先们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

自制柴火鸡

     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在研学活动中展开了一场别有趣味的美食之旅!同学们分成各个小组,紧密合作,共同投入到美食的制作过程中。

     每个小组都充满热情,积极参与,有的负责切菜,有的负责调料,有的专注于掌握火候……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柴火鸡、番茄炒蛋和青椒肉丝等菜肴的烹饪技巧,还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春季研学之旅

我们在一起

向左滑动查看我们美好的记忆


结  语

     此次研学不是一次简单的旅程,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机会。通过参与体验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孩子们不仅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建立了文化自信。相信新世纪的孩子们会继续探索,在不断的历练中,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向世界展示中国。


最美人间四月天。

携一缕芬芳,赏自然之美;

借一次研学,观天地之大。

课堂上,书本是孩子的世界;

走出去,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END-



         文字:陈清清  吴丽萍

         图片:刘小彦  孙正午  高  晴

         编辑:曹旭

         审核: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