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校园五节】“模”力四射 无“微”不至 ——第23届体育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化学的微观世界
发布时间:2023-11-16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9374


“模”力四射

无“微”不至

第23届体育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化学的微观世界


     2023年11月,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举行了主题为“科创促发展 运动向未来”的第23届秋季运动会及系列科学竞赛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化学物质结构的理解、感受化学微观世界之美,本着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转化到实践中去探索我们微观分子结构的教学目的,初三化学备课组全体老师组织初三学生开展了分子模型制作活动。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物质的结构特点,理解物质结构是分析其性质的重要依据。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又让他们收获了亲手制作的快乐。

分子模型制作

     化学是初三年级新开设的科目,具有“三重思维表征(宏观—微观—符合)”的特点,是较难学习的科目之一。学生在物质微观粒子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能够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学习物质的微观表征,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制作物质微观模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更深刻的认识陌生的微观构成。

模型制作准备

制订模型制作方案,模型制作方案的内容包括:教师的讲解(含安全教育)、学生理论研讨、模型初制作、学生初制作正确模型展示和按教科书教学进度制作模型等。

分子模型制作

1

模型制作讲解




    教师对模型制作做专题讲解,采用互动形式,在互动中科技实践活动小组的成员要搞清楚四个问题。

1

模型中不同原子或其他粒子的大小是否相同?

2

三个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是直线型吗?

3

三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健角相同吗?  

4

模型中能制作出来的最小粒子是什么?


2

安全教育培训




     在学生制作模型之前,教师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宣读《安全守则》。学生互相讨论在制作模型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安全守则》:

(1)安全第一。

(2)选择的材料要环保无污染。

(3)使用废旧材料要卫生,必要时要消毒。

(4)制作模型时不要划伤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

3

学生展示 探究交流




     同学们参照目标分子的球棍模型图片,用橡皮泥、木棒、铅笔芯、牙签等材料制作成相应的模型。同学们不仅考虑到不同原子的相对半径大小、成键角度,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力使得模型更加美观,并对模型的制作进行全面研讨交流。每一位参与者在本次实践活动中的角色,都是亲手制作并分享模型的小老师!

模型制作成果

作者:初三李铭威

    本次分子模型的制作,将原来十分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具体、易于理解的宏观模型,更加便捷地了解到了各分子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制作的整个过程,让我对整个微观世界有了更多了解,也有了更多好奇。

作者:初三11班谭沐瑾、张若凡、闫馨匀

     这次模型制作,我先查找相关分子的特性,从形状、功能等多角度认识分子的本质,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然后自己动手完成模型制作,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自己动手,认真思考,是探索科学奥秘的最好方法。

作者:初三13班张睿涵

     这次的科学活动我们制作了化学分子模型,让我受益匪浅。做完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获得的知识远远多于书本中告诉我们的知识,若是自己动手做了,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容易忘记,这就是动手实践作业的多元性与直观性。

作者:初三1班王梓桐

     我很高兴可以自己制作分子模型,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我看到不同的原子相互组合,构成各色各样的分子!

作者:初三3班范雨桐

     我在制作比例模型中搜集了大量有关的图片及资料,筛选与阅读资料,既使我对氢、氧、氮、碳等原子大小和比例关系有了大致了解,又强化了对分子式的记忆,还学到一些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虽然我的模型还不能很精准、完美地将分子表现出来,但我强烈感受到化学的严谨和细致。

作者:初三5班周菀昕

     通过查资料、画图、动手制作分子模型,我不仅了解了这些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也初步了解了物质的构成。想象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个事物都是由这些小微粒构成,使我感到十分有趣和惊奇,更激发了我对它们的好奇心,想继续一探究竟!

作者:初三13班扎西多吉

     在这次制作中,我不仅提升了使用粘土的熟练度,还对分子结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以往,我只是粗略的记住了一些常见的分子的化学式(如甲烷,氨气等),但是通过这个作业,我用实物代替了虚无缥缈的化学式,使我对每个原子在分子中的位置以及排列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记忆更加深刻。

作者:初三3班王妤含

     我不仅了解了分子的构成,还知晓一些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我收获颇丰。通过制作分子模型,我更轻易地记住了分子的化学式,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

获奖名单

特等奖


范雨桐(3班)      李铭威(4班)

许可馨(7班)      童祈梦(9班)

罗童曦(11班)    高乐然(13班)


一等奖


王梓桐(1班)       范梓涵(2班)

席靖臻(2班)       王妤含(3班)

黄诗怡(3班)       卲宇彤(4班)

张唯熙(4班)       陈悅杨(4班)

吴婉芊(5班)       周宛昕(5班)

曾俊豪(6班)       袁梦欣(7班)

张一诺(8班)       吴泓燕(9班)

张馨匀(9班)       胡少颖(11班)

黄田恬(11班)     马漪凌(11班)

黄品畅(11班)     李佳蔚(12班)

伏恩晨(13班)     张睿涵(13班)


二等奖


杨锦浩(2班)      高李漾(2班)

邓云凡(2班)      罗海艺(2班)

鲜家怡(2班)      杜星蝶(2班)

李桂湘(3班)      杜欣燃(3班)

牟欣煜(3班)      郝紫煊(3班)

李忻雨(3班)      袁   弋(4班)

张孜墨(4班)      陈   菓(4班)

王   睿(4班)      郑筠颐(4班)

邓宇烁(4班)      罗鑫怡(5班)

段滢滢(5班)      冯子阳(5班)

杨瑜颖(5班)      呙景译(5班)

徐濛濛(6班)      郝唯里(6班)

郭芷菱(7班)      游菡月(7班)

罗敬轩(8班)      虞晴兰(8班)

赵盛炜(8班)      刘彩艺(8班)

程    卓(8班)      邓铭莹(9班)

杜明浩(9班)      桂福欣(9班)

李宇航(9班)      李姿瑶(9班)

王雅捷(10班)    李姝梦(10班)

谭沐瑾(11班)    张若凡(11班)

闫馨匀(11班)    王弈航(11班)

詹雅雯(11班)    刘明宇(11班)

毛馨玉(11班)    任泓毅(11班)

郭羽桐(11班)    饶静仪(13班)

李克恒(13班)    邓语舒(13班)

颜思颖(13班)    扎西多吉(13班)


     亲自体验分子制作的感受突破了“看”老师演示的局限性,对同学们建立空间结构和利用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是有帮助的。分子模型原料价廉易得制作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课外练习对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这些模型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立体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本次活动,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科创促发展 运动向未来”是此次化学学科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科学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也引导同学们感受化学之美。初中化学备课组的老师们,带着孩子在体验中思考、在磨砺中成长,多样的微观分子制作模型活动让同学们收获颇丰,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用实践检验真理,建立证据意识,树立模型观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和学校的独特教育理念,不断追求真实、幸福、卓越的人生。


END


图文:马   龙

编辑:曹   旭

审核:张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