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三学课堂|深耕英语课堂 落实学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29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3063




深耕英语课堂 

 落实学为中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减负提质的重要落脚点就是课堂,有深度、有宽度、有高度、有温度的课堂才是真正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因此,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始终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作为重要抓手。每年一度的三学课堂大赛,既是展示的舞台,更是学习的平台。

      11月23日上午,三学课堂大赛英语组竞赛在新世纪光华学校展开。新老校区小学英语组的郑亚羚老师和高佳婷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堂趣味十足的同课异构课堂!


01

课前

 Pre -class

      文武小英组以“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光华小英组的以“基于学为中心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为研究主题,基于学历案,以《Happy New Year》为教学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反复磨课,最终给大家带来两节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积极乐学的精彩课堂!

- 两校区同课异构磨课 -

- 以学为中心,教研组精心打磨-

02

课中 

 While-class

      文武校区的郑亚羚老师使用窗花、灯笼对教室进行了一番装饰,让环境助力教学,给学生们沉浸式的课堂体验。在课堂中着重使用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循循善诱的郑老师将问题串作为主线,引导孩子们逐步深入学习。创设不同的情景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具体场景中为孩子提供操练英语的机会。

 

      光华校区的高佳婷老师整节课以“赶走年兽”这一任务为主线,穿插了4个小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糖果罐进行评价,以男女为单位使用鞭炮进行评价,讲评一体。整节课具有任务性、情境性、活动性的特点。高老师不仅激情满怀,还幽默风趣,适度夸张的表情、生动活泼的肢体语言,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条理清晰的四个小组活动帮助孩子们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03

课后

 Post-class

      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郑亚羚老师反思自己提出的个别问题举手回答的学生不多,此时自己应该给出一些例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表达。

      高佳婷老师认为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指令应该更简洁、清晰,同时加上肢体和教具的解释,才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苟娟老师对第一堂课进行了议课陈述:“我们教研组的研究主题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故事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所以学生是否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回答问题是我们这堂课观察的核心重点。”

      邱佳佳老师对第二堂课进行了议课陈述:“学为中心”指的是既要以学生为中心,也要以学习为中心,所以本组的研究主题聚焦在“合作学习”。通过观察量表的统计,本节课学生的倾听状态较好,全程倾听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5%,小组合作能流利表达并完成任务的同学占90%。

      冯恬恬和杨佳组长对这两堂课分别进行了点评,两位组长都对这两节课进行了高度肯定。

      杨佳老师说:“高老师巧妙地将目标语言融入进不同的活动中,小组合作效果非常好。郑老师以提问为脚手架,启发孩子去思考,进行文本解读。”

      冯恬恬老师说:“Miss Zheng的课注重用问题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重点单词、句型的操练也到位。课堂中也重视使用实物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嗅觉、视觉。”

      最后,魏燕校长也进行了点评:一直以来,英语组的赛课都是很活泼、很吸引人的。今天这两节课有这几点。第一,两个组的研究主题非常的明确。第二,两个组的磨课过程都很扎实,每一次都很准确的查找到了主要问题,并进行修正。第三,两个团队的协作能力相当强悍。第四,这两节课课堂效果都很好。


     本次课堂大赛,小学英语组以学为中心,以学历案为载体,基于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为研究主题,运用观察量表对课堂进行实证研究,既强化了老师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老师的研究能力,还促进了新世纪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深入人心。小学英语组将以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在常规课中继续深入研究,充分发扬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未来世界的优秀公民!



- END -

文字 | 邱佳佳

图片 | 刘星宇

编辑 | 曹   旭

审核 | 魏   燕

扫码关注

更多师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