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开展“学为中心”的“三学课堂”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传帮带的建设力度,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举行了第七届“三学课堂大赛”和第二届“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本次大赛采用同课异构模式,分设了小学语文低段组、小学语文高段组、小学数学低段组、小学数学高段组、小学英语组、小学美术组、小学体育组共七个组别。
12月17日,小学语文低段组率先拉开了此次比赛的帷幕。
(一)多“磨”多改进,精“研”精成长
赛前,参赛组所有老师群策群力,多次备课,反复磨课,落实教研。众人拾柴火焰高,多磨精研有成效。每一次思维的碰撞,总能为下一次课堂挖出金点子。老师们越磨越有劲,越研越自信。
文武校区雷霞老师的磨课及教研
光华校区徐敏老师的磨课及教研
(二)室外冬意浓,室内热情高。
来自两校区的几十位老师已早早地就坐,准备听课。
黄焱主任宣布教学大赛正式开始。

不负众望,雷霞老师和徐敏老师为大家呈现出了两堂风格迥异但却同样异彩纷呈的《青蛙写诗》。
雷霞老师的课堂,活而不乱、丰富多彩。

瞧,孩子们听得多认真!
雷老师,快请我回答问题吧!

徐敏老师的课堂,大胆放手、求真求实。
角色扮演太有趣了吧!
(三)徒弟勤反思,师傅细点评
教育,需要一种匠人精神。课后,执教者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总结反思,师傅对徒弟的课进行了评价。
(四)名师引领高,教师成长快。
毛主任就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课给老师们做了交流。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点:一、学习内容安排得当;二、学习目标的确定应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三、“真”学习应贯穿整个课堂。
邓校长与在座的老师分享了一篇名师指导写作的课堂实录。邓校长指出:我们老师上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做真教育,搞真教研,提真问题,下真功夫。

本次活动,既为参赛教师提供了一次挖掘潜能、展现风采的宝贵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上课的是一个人,成长的是一群人。

教育教学是一个永恒的探索追求过程,只有让更多的学生“知识共能力一色,素质与修养齐飞”,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忠诚坦荡,自信有为!我们愿为之不懈努力,促进全校课堂教学百花齐放,争芳斗艳,春色满园。
编辑:唐启前
写稿人:李清清、杨华婷
审稿人: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