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灵趣
品之有味
第八届课程改革成果评比暨
第十一届“学为中心”课堂教学大赛
前 言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如观音菩萨玉净瓶中的甘露水,我们的学生只要一走进它,就能灵动起来,就能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的语文教师,亦应该有观音菩萨的慈悲,以智慧和爱心为引,不断探索和创新,让每一个学生的灵趣生命都日渐丰盈。
接下来,一起走进成都市温江区新世纪光华学校的灵趣语文课堂,一起品读那一群灵趣语文教师……
灵趣课堂 引人入胜
12月10日上午,在学校“第八届课程改革成果评比暨第十一届‘学为中心’三学课堂教学大赛”创设的契机下,初中部语文组同仁齐聚一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大单元学历案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这一主题,向与会嘉宾展示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大单元学历案设计与实施研究成果——《动物灵趣,品之有味》,整个过程可谓“语韵锦绣绘奇彩,灵趣漫溢绕梁间”……
周凡老师首先呈现的该设计第一课段“我们的故事”的课例展示——《大雁归来》。短短40分钟,周凡老师以文末句“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为“彩线”,紧紧围绕“动物灵趣,品之有味”单元活动主题设计了“初识大雁·诗意读”“聆听大雁·畅意说”“走进作者·潜心悟”“吐露心声·动情写”这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活动,让学生走进文本品语言,想象文本创情境,深研文本悟思想,跳出文本抒真情,这些层层递进的活动,恰如一颗比一颗璀璨的珍珠,紧紧缀连在文末句这条“彩线”上,初一3班学生们皆被其深深吸引,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成长……灵趣的课堂,鲜活的生命,一切都在此具象化!
灵趣匠心 静水流深
灵趣课堂花初绽,颗颗匠心纷沓来——课例展示结束后,周凡老师做了《打破模式,重新起航》的教学反思,他从一个今年9月才加入新世纪这个大家庭的老师的角度,叙说了“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大单元学历案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这一理念对他的冲击,以及践行这一理念对他的助力,拳拳真心,真挚动人!
幺珊珊老师、南小研老师基于课堂观察量表与自己的听课实证,以“任务驱动下的大单元教学探究”为纲,分别从教学设计和学生活动两个维度对周凡老师的课例展示进行了客观精准的点评,字字入理,全面深刻!
三位老师展示结束后,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唐娟老师紧扣“灵趣”二字,话今天语文组展示之“妙趣”,道今天语文组展示之“灵巧”“灵动”“灵活”“灵性”,妙语连珠,慧思泉涌!
专家指导环节上,王咏梅主任从大单元下如何加强知识间的内外勾连,以及具体课例上如何有效实现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等方面,给予了初中语文组同仁专业的指导,真可谓匠心独具,鞭辟入里!
何刚副校长就语文组率先垂范、语文同仁在课改研究中的深根细作予以盛赞后,更就大单元教学中的大任务驱动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就“三学课堂大赛”以赛促思、以赛促研的实质做了重申……妥妥的高屋建瓴,发人深省!
台前者耀眼,台后者至功——当我们一起在时光里回溯,你就会发现,此次三学课堂大赛的台后,更聚着一群时刻在以智慧和爱心为引,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让每一个学生的灵趣生命都日渐丰盈的初中语文老师们……
课前教研组磨课
灵趣语文 齐修不辍
打造灵趣语文课堂,修成灵趣语文教师,培养灵趣初中学生,这些都是长远的修行!但,我们初中语文组23位同仁,那23颗细心雕琢每个大单元、每一篇文、每一节课,以对待孤品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匠人之心不变,所以,虽然道阻且长,但是,我们乐为则至!
文字 | 初一语文组
图片 | 章黎
编辑 | 曹旭
审核 | 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