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家校同心,携手共育:家长沙龙引领亲子关系从“对抗”走向“同盟”
发布时间:2025-10-17    文章来源: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浏览量:2672



      9月25日晚,一场以“从对抗到同盟:亲子沟通的底层逻辑重建”为主题的家长沙龙在温馨而专注的氛围中举行。本次活动由张利芳老师主讲,吸引了众多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构建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亲子关系。





【家校共育】

学校是干,家庭是根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沙龙伊始,张利芳老师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切入,点明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她通过“树根理论”形象比喻: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干”,唯有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 同心圆·家长沙龙第一期





【责任觉醒】

父母的担当,

才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孩子的教育,我首先有责任

      在“责任觉醒”环节,张利芳老师带领全场家长齐声朗读“孩子的教育,我首先有责任”,并引导大家举一反三,将责任意识延伸到家庭幸福的方方面面。她指出,父母的担当是家庭的“定海神针”,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指责他人,而在于反思与成长自身。



同心圆·家长沙龙第一期




【关系重建】

4把椅子—从“拔河”到“同行”









千万不能站到孩子的对立面

      沙龙的高潮出现在“关系重建”部分。张利芳老师巧妙嫁接《人民日报》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关于“千万不能站到群众的对立面”的论述,转化为“千万不能站到孩子的对立面”的教育智慧。通过“4把椅子”的情景模拟,生动展示了从“拔河式对抗”到“同盟式沟通”的转变,引发家长深刻共鸣。





# 同心圆·家长沙龙第一期




【工具落地】







优势储蓄罐

      为帮助家长将理论落地,张利芳老师还介绍了“优势储蓄罐”这一实用工具,鼓励家长用“行为肯定”“品质赞美”“潜力信任”三类句式记录孩子的优点,定期回馈,让爱与认可具象化、常态化。


01

行为肯定

“我发现你今天主动收拾书桌,就这一点,我特别欣赏你的整洁!”

02

品质赞美

 “你在同学难过时安慰他,就这一点,我特别喜欢你的善良!”

03

潜力信任

 “这道难题你思考很久没放弃,就这一点,我特别相信你的毅力!”



# 同心圆·家长沙龙第一期





【结语】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整场沙龙互动频繁、情感真挚,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贴近心灵的分享。张利芳老师总结道:“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孩子背后那堵坚实的墙,从对抗走向同盟,与孩子共同成长。”




【给所有父母的一段话】



      如果你也曾因孩子的顶嘴而愤怒,因成绩下滑而焦虑,因沟通无效而绝望……请记得今晚的成长树,记得那句“我首先有责任”,记得那个写着“善良”“坚持”“整洁”的储蓄罐。


      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但每一个微小的转身,都在为孩子照亮前路。愿我们不再做孩子面前的裁判员,而是成为他们身后最坚定的同盟军。




      沙龙在家长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许多家长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提供了方法,更唤醒了意识,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与责任。


      根深方能叶茂,心近才可同行。从今天起,更多家庭正在走向温暖而坚定的“同盟”之路。





文稿 | 张利芳

图片 编辑 | 刘丽萍

初审(一校)| 刘丽萍

复审(二校)| 唐爽

终审(三校)| 李星